• 首页
  • 实验室概况
    • 实验室简介
    • 学术委员会
    • 管理机构
  • 科学研究
    • 学科介绍
    • 研究方向
    • 承担课题
    • 科研成果
  • 人才队伍
    • 博士生导师
    • 硕士生导师
    • 研究人员
  • 仪器设备
    • 大型仪器
    • 设备管理
  • 学术交流
    • 学术讲座
    • 国际交流
    • 国内交流
  • 开放基金
    • 申请指南
    • 管理条例
    • 资助课题
    • 表格下载
  • 运行管理
    • 管理制度
    • 相关文件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> 首页 > 学术交流 > 国内交流 正文

关于召开“2015科学采矿论坛”暨“第十八届矿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”预 备 通 知

资料来源:      日期:2015年09月08日 09:08     浏览量:

科学采矿论坛是由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》编辑部和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首次主办,已成功举办五届,对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推行科学采矿的理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矿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由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》编辑部主办的传统学术活动,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七届,在采矿科技界具有广泛影响。经研究,为了扩大有关科学采矿的讨论,决定联合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、重庆市煤炭学会于2015年11月下旬在重庆市举办“2015科学采矿论坛”暨“第十八届矿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”。会议期间,同时举办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》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会议。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会议中心议题

围绕科学采矿,就以下问题进行研讨:

(1)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论与方法;

(2)采动岩体力学基础理论;

(3)充填采煤方法与岩层运动控制技术;

(4)煤矿采场巷道矿压理论与技术;

(5)采动煤岩动力灾害与监控技术。

二、会议参加人员

(1)科研院所从事采矿及相关研究的专家与研究生;

(2)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科技管理人员;

(3)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》编委会成员;

(4)其他相关人员。

三、特邀专家报告

会议期间,将邀请采矿界著名专家学者就科学采矿问题做专题报告。

四、会议时间和地点

会议时间:2015年11月(待定)

地 点:重庆市

五、会议论文征集

本届学术会议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论文。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审查,精选一定数量的优秀论文在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》(Ei收录刊物)上发表。请将论文电子档于2015年7月30日前提交会议组。邮箱:gpsc@cumt.edu.cn。请参会人员将回执及时返回会议秘书处。

六、会议秘书处

通讯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》编辑部

联系电话:0516-83885761 传 真:0516-83885490

邮政编码:221116 电子邮件:gpsc@cumt.edu.cn

联系人:王江涛(13852475071) 刘红岗(13813457291)

侯世松(13852149536) 曹胜根(13805214480)

主办: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》编辑部

协办: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

承办: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

重庆市煤炭学会

2015年5月30日

参会者基本信息(电子邮件或传真返回)

姓名

性别

职 称/职 务

单位名称

通讯地址

E-mail

邮政编码

固定电话

手机

研究方向

报告的

论文题目

    打印本页关闭
Copyright © 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邮编 232001 联系电话:0554-6634253
ICP备:皖ICP备1800938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