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简介
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8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,建设计划于2007年9月通过专家组论证,2012年12月7日通过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验收,2018年11月通过教育部五年评估。
实验室实行“开放、流动、联合、竞争”的运行管理机制,实行学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,积极创造条件对外开放,积极加强合作交流,提高实验室科学研究水平;同时在实验室内部管理方面实行主任负责制下的分级管理制度,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。
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以来,始终坚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和煤炭重大需求,密切围绕制约煤矿安全精准开采的重大关键问题,开展煤炭开采领域的基础研究,目前已形成煤矿岩层控制及高效开采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、煤矿通风与防灭火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,推动了煤矿开采科学发展和应用水平的提高,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、高层次煤矿科技人才服务。
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5人,高级职称35人,中级职称10人,流动人员21人,形成了年龄、职称、学缘、专业背景结构较合理、学术背景丰富、学术研究方向明确的研究团队,并先后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(安全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,2021年)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创新团队(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,2021年;安徽理工大学深部岩体采动卸荷与控制创新团队,2022年)等荣誉称号。现有实验室面积约5000㎡,拥有贵重仪器设备150台套,总价值约2亿元,形成了较完备的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研究的科研平台。
近年来,实验室积极开展科学研究,不断提升实验室学术水平,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(部门推荐)“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”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“冲击危险区源头判识及全时空智能预警理论与技术”“矿山粉尘危害工程防护和高效个体呼吸防护关键技术与装备”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“深部高瓦斯松软煤层群煤岩动力灾害风险判识与精准防控”、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“东部煤炭开采矿井水资源保护利用战略与工程科技”等各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50余项,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,有力支撑了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理论和技术的进步。
未来,实验室将始终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“两条腿走路”,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,凝练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。将继续煤矿岩层控制及高效开采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、煤矿通风与防灭火三大主要研究方向,瞄准深部煤炭安全开采共性技术难题,持续开展研究攻关,为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